去牛津還是賓大?首先你得找到自己的方向!
發布時間:2022-03-22 作者:admin
拉近與世界的距離
我們易思伯樂的Xiao學姐面臨著一個幸福的“煩惱”:到底是選擇賓大機器人項目,還是選擇一年只錄取寥寥幾個學生,擁有深厚歷史沉淀的學府——牛津大學呢?
我想無論是哪一個選擇,都是無數學生夢寐以求的結果。Xiao學姐大家有目共睹,從她身上,我們看到成功總是有跡可循。
于是我們特別邀請到Xiao學姐,想通過她的親身經歷,幫助學弟學妹們走出迷茫,明確目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吧!
offer展示
學業背景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6級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本科生,獲得賓大機器人和牛津CS碩士offer。
大一大二獲得dean's list honor和總計六萬人民幣學業獎學金,大三赴UC Berkeley交流一年,期間被卡耐基梅隆Robotics Institute官方本科生機器人暑研項目錄取,并獲得港中文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實驗室暑研助學金1,2000美元。
對于那些從一開始就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堅定地在朝目標前進的同學們,這篇文章或許并不適合你們。
我羨慕你們早早地找到了自己的passion,也敬佩你們持之以恒的努力。
這篇文章是想給那些曾經和我一樣迷茫的同學們一個參考——如何在大學期間利用一切資源和平臺,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
我的經驗概括起來是以下兩點:
1. 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任何事物,都要勇于嘗試。
2. 做好當下該做的每一件事情,是獲得一切機會的前提。
01、嘗試和“走彎路”
CS的道路很寬闊:做軟件、做架構、做算法、做交叉學科的應用……
但在我剛選擇CS這個專業時,對它的了解僅僅局限于上的一節Python課,對于很多領域都只是略知一二,卻并不了解它們到底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哪個才是適合自己的。
好在我雖然有點無知,但對什么都感興趣,也敢于嘗試。
于是大一大二期間,我參加了自己能爭取到的各種不同教授的項目,包括安卓APP開發、網絡爬蟲和數據庫建立、VR影像和應用、自動化無人帆船,甚至還有生物發電......
我的課余時間也不多,可想而知大多數項目都是淺嘗輒止,只有自動化無人帆船項目,為我的機器人碩士申請帶來了實質性幫助。
嘗試過這么多方向多后都不了了之,在許多人看來,是在浪費時間,是一種“走彎路”。
也許在短時間內看起來確實是這樣,但當我在大學的后一年回顧自己以前做過的決定時,一點都不覺得這是浪費,更不曾后悔。
原因有三:
一是,知道某個方向自己不喜歡/不適合自己,在犯錯成本比較低 的年紀早早地避了雷,也是一種正向的漲知識;
二是,多次嘗試拓寬了自己的學術道路和對各個學科的了解,提高了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向的可能性;
三是,我認為沒有一次經驗是無用的,正如喬布斯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上所說:你的人生中一些看上去隨機的、沒有關聯的點在未來的某一時刻會變得清晰起來,你會發現過去的每一次嘗試都給你帶來了潛藏的機會和connection,它們對你現在的成功功不可沒。
我在大二參加港中文AI & robotics lab的無人帆船項目時,從沒想到過未來我會從事機器人研究,只是出于對這個活動的興趣報了名。
我在UC Berkeley交流報算法課、機器人manipulation課的時候,沒有想到我之后會去CMU做機器人的路徑規劃的智能算法研究,我只是覺得:這些課好有趣,能學到很多知識,再難我也要學。
等到我愛上機器人并且在寫CMU機器人暑研的申請文書時我才發現:以前出于興趣學過的算法、做過的項目早早地為我匹配導師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競爭背景。
很多事情沒有去做,光憑想象和聽別人說,是沒法得到對自己有價值的判斷的。(因為我覺得人生的復雜度,以我們目前的大腦發育水平,在那里空想一輩子都不可能figure out的)
當然,試錯有風險。在目標不清晰的時候前進,就如同在黑暗中行走,只有遠處一個模糊的光源當指引。
也許你走了三步就要退兩步,但是,一個月之后,三個月之后,一年之后,你會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前進了好幾公里,走的彎路也越來越少,光源越來越近,未來的輪廓漸漸清晰……
這就是我為什么相信嘗試的力量:勇敢地向前邁進,哪怕只是一小步,也比原地踏步有意義。
02、做好每一件事
以上所說的嘗試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上——做好當下該做的每一件事情。
基本的就是要認真對待學習,爭取取得一個好成績,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再去參加各種項目,并且盡量好好表現。
比較現實的是,GPA是硬通貨,要進許多好的項目、好的lab,你得和fellow students競爭,很多情況下學院就只能根據GPA分配名額。
我能被我校機器人實驗室挑選參加無人帆船項目是因為成績不錯,以及許多硬核理工課拿了A。
UC Berkeley的交流機會也是學校根據報名學生的成績排名分配的。
申請好的研究生項目GPA也是越高越好,大家都懂,所以這里不再贅述。
當你得到了一個新的嘗試機會時,也要認真地對待。
前文提到,每一個經歷都會提供潛藏的connection, 這個項目也許你做到后面興趣大減,但給導師留下一些正面印象,或許能在日后派上用場。
比如我大二的時候參加了機器人項目,那時興趣不是很濃厚但是表現尚可,實驗室的老師也對我印象深刻。
所以之后我又重新喜歡上這個項目,在申請CMU暑研的時候,老師也很爽快地就給我寫了推介信。
在伯克利交流結束回家的飛機上,偶遇了一位亞裔教授,和他聊起對未來的迷茫時,他給出了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建議:“全力以赴做好眼前的事”。
當你不知道該做什么的時候,就把眼下的每一件事都做好:成績要好,英語要搞……
當你偶然遇到了一個好的機會時,你會發現該具備的條件自己都已經具備了,離夢想的距離只要伸手就能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