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級一名保研失利:“拿到哥大錄取那一刻我釋懷了...”
發布時間:2023-10-24 作者:admin
9月末時,我們收到了好些同學的私信,有分享保研成功的喜悅的,也有糾結保研后還要不要再繼續申請留學的疑問的。
這些同學的困惑和煩惱也是很多保研失利的同學的共同問題,他們原本以為保研已經成為囊中之物,卻怎么也沒想到會以失敗收場,所以很多人都產生了迷茫和糾結。
畢竟保研結果公布后,正值9月末10月初這個時間點,不僅離考研只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了,各大國外高校的申請也陸續開放,這個時候選擇任何一條路,仿佛都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我們采訪并整理了一些過去保研失利的同學們的經驗和故事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緩解保研失利失敗的同學們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同時也給大家提供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
@Jodie#全年級一名
背景:某211財經院校,商科方向
均分:90+(大二、大三排名年級一名)
保研背景:3段實習,2個比賽,1篇普刊論文
一開始準備的時候的確也沒想太多,因為我感覺我申請那會兒,正好處于大家開始卷,但是還沒有卷得特別厲害的一個階段。我是大二的時候決定要準備保研的,所以一直都在很努力地保持績點。
看到保研名單出來之后,才感覺到其實這里面水是挺深的,尤其是看到很多成績很一般的人也能夠保上研,心里面說沒有不平衡是假的。
但我也明白,我確實在很多活動方面比不上人家,中間準備的這個過程中,我也有很多機制沒有搞清楚,只知道刷自己的績點,后發現對保研還真沒什么用。
不過,我是一個挺不服輸的人,得知保研結果是失敗之后,我很快就詢問了身邊的人,雖然父母建議是讓我考公務員,盡快找到穩定的工作。但我個人是不想進入體制內的,想的是未來能繼續做金融相關的工作,如果能進入證券公司更好。
所以,在同專業的一個學姐的建議之下,我終還是選擇了留學。
因為實習經歷很豐富,在保研前我也考出了不錯的雅思分數,所以申請的準備過程很順利,我終拿到了哥大、JHU、WUSTL等大學的錄取。
說實話,拿到哥大錄取的那一刻我對保研失敗釋懷了,因為人生畢竟還有那么多條路可選,也有那么多路可走,沒必要死磕一條。
我在哥大就讀期間,在紐約找到了不錯的暑假實習,現在回國成功入職了我想去的證券公司,我發現我的人生也沒有因為保研失敗而脫軌。
@Cecilia #保研邊緣人
背景:某985院校,文科方向
均分:86+
保研背景:2個比賽,論文發表【1篇核心,1篇普刊】
我先是經歷了夏令營慘敗,因為我一開始連本校的夏令營都差點沒進去,然后是在夏令營期間的表現很差,感覺到自己和別人水平的直接差距之后,就有點自暴自棄了。
當時能預感到保研基本是無望,就是再掙扎一下。恰好以前高中玩得很好的一個朋友,放棄了保研名額選擇去留學,我當時就順便去了解了一些留學的信息。
怎么說呢,因為保研我雖然是臨陣磨槍在準備,但還是對這個事情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直到保研結果出來之前,我都沒有認真地考慮過要不要留學,只停留在了解但沒有過行動的階段。
當知道保研失敗那一瞬間,我腦子一下懵了,感覺自己什么都沒有了,也感覺人生無望了。考研來不及,留學又沒語言分數,反正就趕鴨子上架先申請了英國。
一開始拿了幾個錄取,曼大、布里斯托、倫敦國王學院,后面我語言考試考出來了又趕緊遞交了香港,末班車錄了港大和港中文,選擇了去港中文。
留學準備這個過程中,給我的感覺就是原來自己之前做的努力也沒有完全白費,在和文書老師一起寫活動和經歷素材,聊論文寫作的思路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也不是一個廢物,還是學到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事情。
很感謝當時的顧問老師對我說的一句話,保研的結果不能代表你的能力,你拿的這些錄取卻能說明你足夠棒。
@Belen #頂級學神
背景:某985院校,理工科方向
均分:92+
保研背景:多段比賽經歷,多篇論文發表(3篇SCI)
保研對我來說是個意外,得到這個資格對我來說是比較出乎意料的。我的話,因為從大一開始就在準備留學了,目標是美國直博,所以沒考慮過其他的。
大一和大三我參加了去美國的交換項目,這兩次交換為我的保研加上了分,再加上平時可能我的績點也不錯,比賽經歷相對來說可能也比較豐富,所以這個保研名額對我來說也有點像是一種附加獎勵。
但我不打算在國內讀研,一方面我認為時間太長,另一方面我的目標就是讀博士,所以一早我就放棄了這個保研的機會。雖然我內心很清楚,這個機會是非常難得,也很好的一個機會。
我覺得人還是需要目標清晰,如果我當時因為這個事糾結的話,可能我現在就沒辦法拿到博士的錄取了。
考研 vs 留學,如何抉擇?
在保研失敗之后,如果不考慮直接就業,還是要打算繼續深造的話,一般常見選擇就是考研或者留學這兩種途徑。
準備難度
考研的難度主要體現在考試的難度和競爭的難度之上,從2019年開始,考研人數不斷攀升,今年預計報考人數500萬,這對大部分同學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
留學的難度主要體現在語言的能力要求和個人特質的展現上,隨著留學申請的人數越來越多,留學也不再是單一的遞交申請,尤其對于想要沖刺名校的同學,僅憑高標化和不錯的本科背景已經難以輕松錄取了。
可以說,目前考研和留學的申請難度都不小,尤其考研看重的是應試能力,留學則更需要有多元化背景,單從準備上來說,可能越往后發展,留學反而難度會更高。
所需成本
以常規來計算,考研的時間成本更高,但費用成本更低;留學時間成本更短,但費用成本更高。
目前,國內讀研需要3年左右,國外留學碩士一般需要1-2年,除美國之外的主流英語系國家,比如英國、澳洲、新加坡等地,學費約為10-15w,生活費15-20w/年,讀個一年花銷下來,對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還是不小的數目。
但隨著留學的逐漸去神化,很多同學也會根據自己的預算選擇更適合的國家和地區,在生活上的成本也更加精打細算后,其實現階段留學的費用成本,已經比以往更容易被普通家庭所接受。
就業情況
就現階段來說,碩士學歷已經較為普遍了。2023年海外就業人才報告顯示,目前海外留學生主要就業領域還是集中在商科方向。
這幾年,選擇進入體制的留學生也越來越多。如果你是綜合排名一百院校的海外人才的話,在許多方面都能夠提到優待。(推介閱讀《留學生考編,畢業院校影響有那么大嗎?》)
而國內碩士畢業,相對來說會更要求你的碩士院校背景,如果你碩士就讀的學校要差一些,那么對于就業的幫助也相對較小。
現在準備留學,是否來得及?
相信大部分同學也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我是一個剛剛保研失敗,想要轉軌留學的大四在讀生,我現在準備留學是否還來得及呢?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不過相較于其他從大一、大二就開始規劃準備留學的同學,你的機會和選擇肯定就要少一些。
但我們也整理了一份申請時間線及申請材料供各位想要轉軌留學的同學進行參考,如果你還是想要升,那么現在這個時間點無疑是好機會。
申請時間線
01、10月
定位選校,準備好申請所需的各類文件材料。
02、11月-12月
遞交申請,上傳申請文件材料。
03、12月
查漏補缺,部分學校需要準備面試。
04、次年1月-3月
補充還可以后補的材料給學校,并等待錄取結果。
05、通用申請材料一覽
學術材料(成績單、在讀證明/畢業證、學位證)
文書材料(推介信、個人陳述or動機信、個人簡歷)
身份材料(護照or身份證)
語言證明(雅思/托福成績、GRE/GMAT成績)
一次的失利并不意味著永遠的失敗,就像學姐Jodie的分享,對于每個同學來說,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可選。
無論是保研、考研、或是留學,都只是讓你實現自己終目標的一種手段。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盡全力去做就行,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而放棄了自己未來所有的可能性!
如果對保研失利后的留學方案感興趣,或者是保研后覺得不滿意,想要為自己再找一條出路。歡迎掃下方二維碼添加小E微信,備注【保研后留學】,我們會為你匹配專業的顧問導師為你出謀劃策~
? END ?